English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

1999-07-28 来源:光明日报 蒯福棣 我有话说

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是一个比较普遍而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问题的症结何在呢?我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存在若干误区。

误区之一是应付考试。教师教学生作文,较多考虑的是使学生在各种统考中取得好分数,于是往往采取似乎能够迅速奏效的方法,从写什么到怎么写,都对学生提出许多框框,有的甚至猜题押宝,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所谓诀窍,而忽视了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作文能力。这样的作文教学,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学生体会不到作文的乐趣,他们的作文水平很难真正有所提高。因此,改进作文教学,首先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这里很重要的是要善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变“要我作文”为“我要作文”。其实,中小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小至学校和家庭,大至社会和世界,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触动他们的思绪。孩子们在一起时,也经常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作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机会。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没有什么神秘,而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和真实的思想感情。学生一旦树立了这个观念,作文时就会感到不是没有东西可写,而是有不少东西可写;就会感到作文并不是件苦差事,而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各个环节进行改革。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拓宽生活内容,并了解学生的生活,设身处地想象学生所具有的真情实感,然后选定学生能够做和愿意做的题目给学生做,也可以出几个题目,让学生选择自己爱写的题目,还可以只提出作文的范围和要求,由学生自拟题目作文。作文的指导和批改也都要有利于激励学生放胆去写,写出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使他们越写越爱写,在兴趣盎然的练习中逐步提高作文能力。

误区之二是机械模仿。从一定意义上说,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却把读和写的关系简单化了。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教了一篇什么文章,就要求学生在作文课上依样画葫芦照着写一篇。有的甚至按照写作的几十个“零部件”选择教材,读了就逐一模仿,学着照写。这种做法未必符合写作的规律。学生写文章,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中间可以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但是只是借鉴而已,不应该机械模仿,因为范文表达的是人家的思想感情,与学生所要表达的不会完全相同,如果一味模仿人家的,结果葫芦可能画像了,却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应当看到,阅读对于写作的指导作用,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经主张:“在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让学生自己去默读和朗读课文,去欣赏和玩味课文,去理解和积累词句,这样,学生作文的时候,那些适合于表达内容的写法,那些与作文有关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那些用在这里恰到好处的词句,就会在学生的脑子里蹦出来。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阅读对于作文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戒那种逐字逐句的串讲和不着边际的问答,力戒那种脱离范文本身的抽象分析和各种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让学生有时间自己去含英咀华。这是正确处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的重要环节。

误区之三是提倡虚构。学生的作文应当同文学作品有所区别。有的同志主张让小学生在作文时编造内容,虚构情节,这未必妥当。作文教学,特别是小学的作文教学,主要应当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有助于他们打好作文的基本功。训练作文,同训练绘画一样,应当循序渐进。从绘画来说,首先是要学习写生,学习素描。凡是真正有成就的画家无不如此。教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写清楚,记事状物做到真实可信,抒情表意做到情真意切,这样的基本功打好了,以后写各类文体的文章才有牢固的基础,才有写好的可能。特别是小学生往往并不懂得允许虚构的文学作品同写真实生活的作文的区别,一旦鼓励他们虚构,他们便会有意弄虚作假,胡编乱造,这对他们从小就坚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恐怕是极为不利的。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我们不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吗?为什么不能鼓励虚构呢?须知,一切可供想象的材料只能来自现实生活,原始材料越丰富,想象的翅膀就越能自由地翱翔;相反,原始材料很贫乏,想象的翅膀就压根儿飞不起来。所以只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生活,才能促使他们去认认真真地生活,细致入微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库存,日积月累地做好作文的准备,从而在需要作文时觉得心里有底,有话要说,有事要写,在需要写幻想题材的文章时也有驰骋想象力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课程教材研究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